谁也没想到,一起发生在学生宿舍的刑事案件,会瞬间点燃全网怒火。“3至4人死亡,2至3人重伤”——这组冰冷的数字背后,是几个家庭的破碎,更是整个社会对校园安全的深深忧虑。
事情发生在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,一所以铁路专业闻名的省属高职院校。这所学校在业内口碑不错,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高,甚至培养出过几位铁路系统的领导。可如今,一起尚未公布细节的刑案,让这所学校的名字和“血腥”“暴力”紧紧绑在了一起。
官方回应来得很快,但信息少得可怜。锦州市委宣传部证实案件发生,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,可伤亡人数、作案动机、嫌疑人身份,统统没说。这种“挤牙膏式”的通报,不仅没平息舆论,反而让各种猜测愈演愈烈。
网上流传最广的说法是,一名学生长期遭受霸凌,最终选择极端报复。如果属实,那这起案件就不仅仅是治安问题,而是折射出校园管理的巨大漏洞——为什么欺凌长期存在却无人制止?为什么矛盾激化到这一步才被发现?
更让人不安的是,校方的反应。官方社交媒体关闭评论,仿佛“捂盖子”就能平息事态。可越是这样,公众的疑虑就越深。2022年山东某职校持刀伤人事件,最初也是校方沉默,结果谣言四起,甚至有人误传“死了十几个人”。遮遮掩掩,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家长们坐不住了。有人在新闻下留言:“现在最怕的就是学校瞒报,孩子在里面安不安全,我们心里根本没底!”是啊,宿舍本该是学生休息的地方,如今却成了案发现场,学校的安全巡查到底在查什么?如果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保障不了,还谈什么教书育人?
这起案件暴露的,远不止个案问题。近年来,职校安全事件频发,宿舍斗殴、校园暴力、甚至恶性伤害,每一次都刺痛公众神经。硬件设施可以升级,监控可以加装,但如果学生的心理健康被忽视,悲剧就永远防不住。
有人说,职校学生难管,问题多。可这真的是学生的问题吗?教育不该只盯着分数和就业率,心理疏导、矛盾调解、法治教育,哪一样能缺?如果学校只把学生当“流水线上的产品”,而不是活生生的人,那类似的悲剧,恐怕还会重演。
目前,案件仍在调查,真相终会水落石出。但比破案更重要的,是反思和改变。校园安全不能只靠事后追责,防患于未然才是关键。宿舍管理有没有漏洞?心理干预及不及时?师生沟通畅不畅通?这些问题,每一所学校都该认真回答。
安全无小事,生命不能重来。我们期待官方尽快公布详情,更希望所有学校都能以此为戒,别等出了事才想起来“高度重视”。毕竟,孩子的安全,谁都赌不起。
